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火电产业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的重要行业。近年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技术慢慢的提升,煤电机组能效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积极探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然而,随着清洁能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其在保障
火电产业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的重要行业。近年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技术慢慢的提升,煤电机组能效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积极探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然而,随着清洁能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其在保障电力供应和电网稳定方面仍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未来,火电产业将在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继续发展,并面临能源转型和环保要求的挑战。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4-2029年火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火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41061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新能源如风电、光伏等发展迅速,火电作为传统主力电源的地位依然稳固,且在总装机容量中保持了适度的增长。火电装机的稳步增长,一方面反映了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平稳过渡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火电机组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2024-2029年火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变化分析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1-7月期间,火电累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2438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89万千瓦,显示出新增装机速度的放缓。这一变化可能源于多重因素:一是国家政策导向更加偏向于清洁能源的发展,对火电新增项目的审批更加严格;二是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火电厂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对新项目的投资持谨慎态度;三是技术进步和能效提升使得现有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减少了对新增容量的迫切需求。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2024-2029年火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报告》)
火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火电行业在衰退,相反,这是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在此期间,许多老旧、低效的火电机组被改造或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更环保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以及配备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先进火电项目。这种转变旨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
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和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火电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尽管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高,但由于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火电仍需承担基荷和调峰的重要任务。因此,尽管新增装机减少,但现有火电装机的高效运行对于维护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中国火电行业将继续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老旧机组改造升级,提高能效和环保水平;另一方面,探索火电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路径,如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火电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新能源提供调峰服务。同时,面对碳减排的国际承诺和国内政策压力,火电行业还需加快技术创新,探索低碳乃至无碳的火电技术,如氢能发电等前沿领域。
(本文核心观点及数据模型源自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如需获取完整数据图表及定制化战略建议,请点击查看《2024-2029年火电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变化分析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