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电力为代表的电力央企,近期争先恐后在氢能领域大力布局,并斩获颇丰。
11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公开对外招标变更公告,内容涉及集团拟在鄂尔多斯打造的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绿氢基地级项目和在沧州建设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及全生态应用示范项目。其中,招标人也由“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一家大型综合能源央企,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地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国华投资、国家能源氢能公司以及龙源电力等平台为氢能产业主体,以大基地、大项目为龙头的发展思路,着力聚焦“绿色氢能产业链”与“氢能创新服务链”协同发展。
2024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了中国氢能联盟、氢基能源交易平台和可再生氢数字平台等多个氢能平台,并且在绿氢项目、加氢站建设以及氢能创新平台和氢能检测等方面均布局快速,不但构建了自身的氢战略,也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与引领作用。
截至2024年11月,国家能源集团的氢氨醇及绿色航煤项目高达33项,分布在新疆、内蒙、华中、华东和华南、东北等地,基本遍及全国。氢气用于氢交通、煤化工、绿醇、绿氨以及绿色航煤等方向。
而国家能源集团的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只是电力央企逐鹿氢能的一个缩影。五大电力集团近期也都在这一领域快速布局,并斩获颇丰。
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布局氢能的进程开始明显提速,开年以来从项目招标、地方政府签约、产研合作和氢车运营推广等多个层面快速推进氢能产业的布局。
其氢能产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以国氢科技公司为依托,通过研发技术进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从材料到产品的研发,并进行示范应用;另一条则是利用国家电投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资源和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自主化开发的兆瓦级PEM制氢技术,与合作伙伴合作建立氢的网络。
例如,国家电投刚刚宣布实现了盐碱水原位制氢技术的新突破。相比传统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盐碱水原位电解技术有效缩短了系统链路,能够支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该集团旗下国氢科技还自主研发了“500Nm³/h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槽”,是目前国内单槽顶级规模的PEM电解槽。
事实上,早在开年,集团就公示了其“光伏生态治理绿电制氢绿电交通”一体化项目,并与辽宁省共建氢燃机关键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国氢科技作为集团旗下氢能重要平台,还承接了国家“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试点任务,并蝉联“胡润百富年度全球独角兽榜”。
近年来,华电积极践行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大力推进氢能业务布局。旗下华电科工、华电辽能、内蒙古华电氢能源等公司合力实现“制-储-运-加”的全链挺进。其中,华电科工的氢能业务涵盖了研发技术、装备制造、项目实施等多个环节。据新闻媒体报道,华电集团旗下华电科工2023年氢能业务营收从47万元暴增至5.14亿元,增长1000倍。
2022年,华电科工成立中国华电氢能技术探讨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氢能产业政策与动态研究、氢能材料、装备及系统开发、氢能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工作。该中心初步设置了氢能政策及经济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制氢研究所、燃料电池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多个机构,全面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等关键研发技术、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近期,华电重工氢能事业部成功研发出了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MW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碱性电解槽复合隔膜、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绿氨、绿醇合成等多项关键技术,依托北京、上海、深圳三大研发中心和天津、曹妃甸、郑州三大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多个高端装备自动化产线及核心工艺包。
11月1日,大唐集团公布其“新型脉冲低电耗电解水制氢技术探讨研究开发服务”中标候选人,表明其正在研发这项制氢技术,该技术可为波动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电化学储能及PEMWE制绿氢的高效节能生产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月开始,大唐在氢能领域就动作频频。8月初,大唐集团“风光氢储+生物质合成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签约。该项目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65亿元,拟建设生物质气化+绿色甲醇合成及储存等设施。已完成化工部分规划选址和备案。
8月20日,大唐内蒙古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核心装置——制氢厂房成功封顶,该项目是国内首个中大型风光离网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项目。
8月26日,大唐集团旗下张家口热电公司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投资论证报告编制服务询价采购。
华能集团旗下的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早在2017年就自主研发了大功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分布式氢能发电。近年来,华能集团积极做出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积极布局绿氢产业。
基于氢能的发展前途广阔,华能正着力推进并打造“制储输用”一体化绿氢示范项目,目标是到2035年,使氢能成为华能集团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据统计,过去半年,华能至少启动了5个绿氢项目。这些绿氢项目总产能已超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