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文件指出,绿证是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文件还指出,绿证交易采取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方式来进行。其中,双边协商交易由市场主体双方自主协商绿证交易数量和价格;挂牌交易中绿证数量和价格信息在交易买卖平台发布;集中竞价交易按需适时组织并且开展,按照相关规则明确交易数量和价格。
根据国家能源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常规水电1.02亿个,太阳能发电1.33亿个,生物质发电5435万个,其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1.65万个。核发补贴项目绿证1.29亿个,核发无补贴项目绿证3.57亿个。自2017年实施绿证制度以来,累计核发绿证约7.07亿个,其中风力发电3.15亿个、常规水电1.02亿个、太阳能发电2.29亿个、生物质发电6068万个、其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2万个。
绿证在实际中是如何交易的?交易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风险?怎么来控制其主要风险?
本期视知产研院“双碳知识家”邀请深圳市兆恒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低碳业务部总监魏峰分享其对以上问题的见解。
魏峰,毕业于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深圳市兆恒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低碳业务部总监,负责兆恒集团旗下清洁能源发电资产的环境权益开发与经营,以及企业节能降碳咨询业务。
早期参与集团旗下发电资产项目的CDM核证减排量(CER)、VCS核证减排量(VCUs)的工作。19个CDM项目,年均核证减排量78.7万吨,2个VCS项目,年核证减排量8.6万吨。近年来负责集团内的国际绿证和中国绿证开发和经营管理。绿证年签发能力450万张。同时在项目环境权益属性的开发和交易和企业碳中和咨询服务方面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